江油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认真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把湿地公园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中之重,这样才能够改善湿地生态环境
, 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
那么江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在哪里?
江油境内目前有湿地公园两座。其中,江油明月岛公园位于江油市昌明河与涪江河交汇处,绿地面积470亩,水域面积1500亩。不仅是广大市民旅游、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也成为红嘴鸥、灰鹤、鸳鸯等许多候鸟越冬的家园。
四川江油让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让水河流域,2016年12月正式获得国家批准,成为江油的国家级生态品牌。公园内动物资源丰富,共有脊椎动物178种。国家二级保护物种6种,其中鱼类1种为胭脂鱼,两栖类1种为大鲵,鸟类4种为灰鹤、鸳鸯、普通鵟及凤头鹰。有长江上游特有鱼类4种为高体近红鲌、短体副鳅、四川华吸鳅、重口裂腹鱼。有四川省保护鱼类2种为重口裂腹鱼及栉鰕虎鱼。此外,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中国特有鸟类、两栖类等20余种,另有外来物种1种为巴西红耳龟。
公益+执法,合力保护
为发挥检察公益监督权与行政执法权的良性互动优势,加大辖区内湿地公园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力度。近日,江油市检察院与江油市公安局、自然资源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等五部门共同会签制定了《关于开展湿地公园野生动物资源联合监督管理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江油境内湿地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形成有效合力。
《意见》把湿地公园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优先保护,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依照依法监督、属地管理等工作原则,联合打击破坏湿地公园区域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违规活动,坚决遏制盗猎、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禁渔期捕捞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行为,进一步加强监管部门对湿地公园内野生动物的有效监管和保护。
群策+群力,依法监管
一是加强基本合作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各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互通信息,联动互助,形成有效监管、保护合力。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和日常巡护。湿地公园管委会利用公园内喇叭、报亭、宣传牌、显示屏等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同时加强工作人员多时段,不定时巡护,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及时通报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三是加强野生动物救助。江油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成立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协会,积极发动社会力量,邀请广大志愿者加入,共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同时,组织设立江油市野生动物救助站,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积极开展救助工作,确保受伤的野生动物及时得到有效救助。
四是加大市场监管和涉罪打击力度。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加大监管力度,严禁辖区内餐饮单位在加工经营场所储存国家禁止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要做好野生动物相关刑事案件侦破、逮捕、起诉等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物保护违法犯罪行为。
五是加大公益诉讼工作力度。各行政单位查处各类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相关违法、犯罪案件时,应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全面发挥检察职能,及时收集、固定相关证据,积极提起公益诉讼,为有效保护野生动物及生态资源环境贡献检察力量。
下一步,江油市检察院将与各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联合、联动巡逻检查,联合打击涉及湿地公园区域野生动物资源破坏的违法违规及犯罪活动,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