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省检察机关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下,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切实履行检察职能,努力为我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一、坚持服务大局,着力依法履职保障发展
依法维护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安全。批捕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937人,起诉3396人。健全严重经济犯罪常态化打击机制,批捕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传销等犯罪711人,起诉1442人。依法处理因涉众型经济犯罪引发的群体信访问题,立足职能为受害群众追赃挽损。参与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批捕金融诈骗犯罪199人,起诉498人,配合做好风险防控和矛盾化解工作。
平等保护市场主体权益,保障经济发展活力。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批捕强迫交易、合同诈骗、串通招投标等犯罪266人,起诉366人;办理商事申请监督案件1536件。通过办案维护企业健康发展,批捕破坏生产经营、侵占挪用企业资金、妨害企业管理秩序等犯罪224人,起诉423人。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界限,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措施,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做好以案释法、法律咨询等工作,帮助企业完善制度、防范风险。联合省工商联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代表召开座谈会,制定22条实施意见,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保障市场创新动力。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审慎应对新类型案件和新问题,批捕假冒注册商标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276人,起诉467人。成都等地检察院制定服务保障全面创新改革实施意见,优化创新法治环境。
立足职能参与精准扶贫,保障共享发展。制定服务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意见,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依法严惩挤占、挪用、截留、虚报冒领惠农扶贫资金等犯罪,查办723人。联合扶贫部门共建预防机制,加强实地走访、预防宣讲和干部约谈,帮助完善村务、财务制度,防范基层干部犯罪风险。结合个案梳理风险环节,提出针对性预防建议。健全落实检察机关调研督导、结对帮扶、驻村帮扶等工作机制,促进扶贫项目、政策、资金精准落实。推进精准扶贫与司法救助相结合,解决刑事被害人因案致贫、返贫等问题。
深化生态检察工作,保障绿色发展。围绕省委部署,完善生态检察工作格局,践行“用司法呵护美丽四川建设”。持续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监督活动,批捕284人,起诉1098人,查办环境保护领域职务犯罪60人。联合省环保厅开展污染环境犯罪专题预防。促进建立生态修复补偿机制,督促恢复绿色生态环境。
二、坚持保障民生,着力惩治犯罪推进社会治理
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犯罪,结合办案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39218人,起诉67247人。突出惩治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犯罪。坚决打击各种邪教组织犯罪活动。批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放火、涉枪涉爆、危险驾驶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719人,起诉10263人。积极参与禁毒整治,批捕走私贩卖毒品等犯罪9310人,起诉10085人。会同相关部门,对成昆铁路沿线毒品违法犯罪严重场所进行专项整治。对83名实施暴力危害社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提出强制医疗申请。加强执法风险评估预警和释法说理,开展刑事和解后不捕570人、不诉683人,同比上升13.77%和3.96%。
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权益犯罪。批捕故意杀人、绑架、“两抢一盗”、诈骗等犯罪16078人,起诉20217人。开展打击治理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批捕利用网络、电话、短信实施的诈骗、盗窃、色情、赌博等犯罪387人,起诉999人。加强公民隐私保护,批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53人,起诉53人。持续开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监督活动,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199人,批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制售假药等犯罪88人,起诉190人。配合公安、食药监等部门迅速全面核查我省非法经营疫苗案情况,依法从快批捕9人。查办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背后的职务犯罪56人。积极参与“平安医院”专项行动,依法打击暴力伤医犯罪。
依法办理涉及未成年人、妇女、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案件。依法严惩性侵、拐卖未成年人、利用未成年人贩毒等犯罪;加强未成年人双向保护,落实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到场等特殊制度,起诉未成年人犯罪2478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附条件不起诉397人,同比上升42.8%;非羁押直接起诉1904人;对1126名涉罪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加强未成年被害人心理抚慰和司法救助。建成38个特色观护基地,打造了成都“亮晶晶”、泸州“纳爱”、内江“谭妈妈”等特色未成年人检察团队品牌。积极参与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启动为期三年的“法治进校园”巡讲,结合校园欺凌、未成年人涉毒等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注重妇女权益保护,依法批捕强奸、猥亵妇女、强迫妇女卖淫等犯罪807人,起诉1149人。5件案件入选我省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典型案例。促进健全反家庭暴力社会干预模式。保障农民工依法维权,批捕恶意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65人,起诉99人;支持起诉拖欠工资案件321件。
强化人权司法保障,严防冤假错案。运行案件程序性信息推送系统,向当事人、律师等诉讼参与人推送信息21720条;推行电子卷宗侦查机关同步移送、律师远程查阅机制;认真办理阻碍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控告申诉案件23件。制定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实施细则,对捕后无羁押必要的2440人提出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建议。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向1026名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发放救助金910.78万元。在全国率先推动设立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基金,联合多部门共建整体联动、多元救助工作格局,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
三、坚持反腐倡廉,着力查办预防职务犯罪
依法查办职务犯罪。立案查办职务犯罪2214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1748人、渎职侵权犯罪466人。为国家挽回损失3.06亿元。深化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8人。突出查办大案要案,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20万元以上1133人,同比上升16.32%;查办县处级以上要案135人(含厅级20人)。开展重点领域查办职务犯罪专项活动,查办产权交易、工程建设、土地资源等领域职务犯罪570人。高度关注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贪”,查办490人。查办围猎干部、情节恶劣的行贿犯罪239人。同步介入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查办背后的渎职犯罪41人。
强化同步预防和腐败源头治理。深化重大项目、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预防,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项调查197件,对全省23个新开工重大建设项目实行跟踪预防。完善侦防一体化机制,在个案查办中同步开展案件剖析、预防教育,向涉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提出预防建议316份。围绕换届选举开展专题预防。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0.2万余次。加强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建成34个预防教育基地,接待2.2万余人次。
四、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着力强化法律监督和自身监督
强化刑事诉讼监督。强化立案、侦查监督,监督公安机关立案762件,纠正不当立案539件,纠正侦查违法1867件,追捕798人,追诉3382人。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956人。强化审判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423件,对刑事不规范、不合法审判活动提出纠正763件。强化刑事执行监督,开展专项检察活动,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违法或不当912件,纠正判处实刑罪犯未执行刑罚315人,纠正社区矫正脱管、漏管、虚管2981件。强化财产刑执行监督。
强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对裁判结果、审判程序和执行活动开展全面监督,共办理民事行政申请监督案件3513件。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408件,提出不规范、不合法审判活动监督意见574件,提出执行活动监督意见450件。与法院共同开展执行案款集中清理工作。对900件依法不支持监督申请的案件,做好释法说理、息诉工作,维护司法权威。办理督促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案件689件,行政机关采纳642件,采纳率93.2%。
强化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整合“信、访、网、电”诉求表达渠道,依法妥善处理控告申诉举报14894件。75个院建成“一站式”检察服务大厅,运用远程视频接访496次,进一步减轻信访人诉累。推动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659件。坚持对疑难申诉案件公开听证、公开论证、公开答复,探索刑事申诉案件异地审查,受理不服生效刑事裁判申诉案件486件,立案复查239件。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汇报检察工作情况,积极配合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向省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情况。省检察院认真办理7件建议和7件提案并及时答复。坚持代表联络全覆盖,制定分级包片联络代表责任制,改版门户网站联络平台,建立代表委员联络微信群,广泛开展上门走访、征求意见座谈等活动。突出联络个性化和针对性,专门向省人大代表发放征求意见函,及时安排联络活动,邀请观摩案件庭审、业务竞赛和法警技能比武大赛。邀请驻川部队代表、三州基层代表、委员视察检察工作。开展“加强侦查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检察开放日活动。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完善案件信息公开、网上举报申诉、检察人员违纪违法投诉平台,发布重要案件信息4702条、法律文书39354份,案件信息公开数量居全国检察机关前列。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监督案件129件。依托检察门户网站和微博、微信、短信彩信、APP等新媒体推进检务公开。运用微电影、漫画等多种形式开展检察宣传。
五、坚持深化改革,着力优化检察职权配置
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根据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在成都、乐山、巴中检察机关先行先试基础上全省全面推开。坚持择优遴选检察官4661名,一线办案力量明显增强。按照“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要求,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健全办案流程监控、质量评查、业绩考评、错案责任认定追究制度,确保权责明晰、权责相当。
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发挥检察机关在审前程序的主导作用,健全命案、重特大毒品案件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规范退回补充侦查,完善办案情况评析通报制度。加强起诉前对案件事实、证据的审查把关,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对证据不足的1223人作出不起诉决定,防止案件“带病”进入审判环节。推动轻刑快办、疑案慎断、繁简分流,提出适用简易程序建议11748次、量刑建议9263次,促进审判环节时间和精力更多投入到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中。加大重大案件庭审多媒体示证力度,申请通知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1178件次,有力支持了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上发挥作用。
六、坚持固本强基,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三项整改“回头看”,着力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三级院检察长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暨“一岗双责”责任书,5个市级院检察长向省检察院党组述职述廉报告工作。坚持开展检务督察和执行纪律禁令情况专项检查,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落地生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查处违纪违法检察人员28人。
加强素能建设。选优配强市、县检察院领导班子,推进检察人才重点工程,为三州民族、贫困地区检察院补充218人。引进了一批藏汉、彝汉双语等特殊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13人被评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或标兵、能手。加强职业素能培育,分17批对2161名检察人员进行轮训。加强职业精神建设,持续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评选,组织“感动四川检察人物”大型宣传评选,开展专题文化建设活动。125个集体、373名个人获得全国或省级以上表彰奖励。加强基层检察院“八化”建设。更加注重检力配置向基层倾斜,基层检察院遴选检察官占全省总数的75.33%。结合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加强抽样评估指导,11个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对三州民族地区检察机关加强对口扶持。25个院被评为全国、全省科技强检示范院。
2017年全省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司法办案为中心,以深化司法改革为动力,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能力和司法公信力,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增强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针对性。二是践行司法为民,推进平安四川建设。三是坚持法治反腐,推动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四是加强诉讼监督与自身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五是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司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